今年農曆春節後愛基會難得集結台北花蓮台東辦公室同仁,舉辦為期三天二夜的學習參訪之旅,家扶基金會、兒福聯盟以及勵友中心,是2025年愛基會參訪的單位,三個單位在青少年陪伴計畫中各有值得學習之處,其中家扶基金會在社區的服務據點,敞開門歡迎社區孩子進來聊天、打遊戲、玩桌遊,一切從「陪伴」、「建立關係」開始;兒盟創傷療育中心的介紹,是愛基會2023年開始深度學習「輔導知能」、「社會情緒學習」的內容,加入「創傷知情」的概念在看待教學現場,孩子的凍結及過衝,讓大人能更適切地理解孩子的問題行為,更合宜的幫助脫窗的孩子。

專員分享:「內心有著很深的認同感,知道我們彼此都不孤單。同時也感受到大型基金會是有多麼不容易,需要更多願意投入的人力與善款捐助,也需要隨世代改變的運作組織計畫。」「此次參訪學習之旅最大的收穫是-有了前人的經驗,愛基會願意持續優化透過教育的陪伴,也願意嘗試新的服務方式。我很期待未來的模樣,希望可以創造更多的機會,陪伴偏鄉孩子正向成長!」
專員參訪兒福聯盟的心得:「其中我最感動的是兒福聯盟的參訪,因為去年的事件我有存在偏見,但聽完簡報介紹,理解他們站在兒少的立場,去思考如何更有效的去陪伴生命,也努力倡議大眾要有創傷知情的視角,去看見身邊細微的每一件事。回顧我的工作,或許目前主軸在學習扶助,但我們也透過閱讀教育,去陪伴學生成長,這次參訪,更加確定自己走的方向是正確的。」「前幾日的參訪讓我深受觸動,這是一個曾經跌倒的機構,承受過輿論壓力與質疑,但他們沒有放棄,而是選擇改變。他們明白,讓事情變好,首先要讓人變好。主管選擇與員工並肩同行,而非讓他們獨自承擔困難。他們提供心理諮商,讓夥伴能夠釋放壓力;設立書籍借閱區,以知識與故事療癒人心;打造溫暖的餐廳與休息空間,讓員工真正放鬆,而不是在焦慮中度日。參訪時,我注意到員工眼中閃爍著珍惜的光芒。他們不是被迫留下,而是選擇留下,因為這裡讓他們感到被理解、被接納。這讓我開始思考:我們是否太容易對他人的失敗下定論,卻忽略了他們努力修補的過程?每個人都會犯錯、跌倒,也都希望在迷失時,有人願意拉我們一把,而不是只聽見責備。這次參訪讓我明白,理解比指責更有力量,原諒不是放過對方,而是給彼此一個機會,一起變得更好。當我們選擇理解,世界一定會變得更溫暖。」



「跨專業的整合」是這趟學習之旅最深的感受,孩子的關照,需要結合家庭、學校、社區及各NGO的力量,大夥各司其職、彼此連結,才能將資源最大化。愛基會將更積極連結當地NGO、教會及各個能支持孩子的機構,讓我們共同成就一顆顆待發光的珍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