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愛基會為專員和課師們安排了多場以繪本為主題的增能課程講座,讓我重新體驗當一個學習者,享受浸潤在繪本故事的世界之餘,也反思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如何更有效地透過提問來引發學生的好奇心,進而對教學內容產生興趣,更有學習熱忱地參與其中。


每位老師除了教授說故事技巧(分享自己的真實故事、短暫停頓,留伏筆、故事沒有告訴你的事……,)更從中延伸到其他層面:如何從不同發聲位置,與聲音表情作連結、設定角色聲線,心裡暗示對學生的影響、如何處理(轉移)當下學生的負面情緒等等,收穫滿滿。每一次上課,能夠當一位幸福的學生,聽著每位老師用豐富的聲音表情說故事,我的心靈彷彿也被愛重新洗滌過,內在自動切換到擁有魔法思維的童年時期。能夠帶著這樣的視角,與孩子們連結,在魔法想像與現實思維裡來回穿梭,撫平了近期在班級經營裡的挫折感,也承接住了備感疲態的我。
最近的一堂課,櫻慧老師帶讀“啵啵要乖喲“,內容講述因小優一家人的無心之過:玩遊戲時啵啵被放在地上拖行、媽媽關門時將啵啵夾住而不自覺等行為,卻讓絨毛玩偶啵啵非常的不舒服,說出了《真是太不可原諒了》這句話,並開始了一連串“復仇計畫“。老師讓我們體驗當啵啵說出這句話時,心裡的感受是什麼,帶入冰山理論,讓我們試著瞭解並嘗試說出它行為底下的感受、觀點和期待。這讓我連結到近期發生在小芹身上的事件:這學期把注意力多放在有ADHD的弟弟身上,總是溫柔的詢問、關心他的學習狀況,小芹內在渴望跟我有更多連結,卻不得其門而入。於是採取了【指責】姿態,每當我對弟弟關切時,她總不耐煩地說聽到我每次問弟弟的話,都覺得聽得很煩……


當我看到她的渴求後,逐步帶領她看見自己,並說出也想要像弟弟一樣被我關注的需求……光照進來的瞬間,她隨即主動說出:「老師,對不起,我剛才……對不起!」「愛」是有魔法的。能夠走到這一步,我們倆都如釋重負,但也不容易。一切始於【覺察】,終於【接納】。《先能好好愛自己,而後才能給出愛》與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