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貼紙的信任

來到愛基會將近兩年的時間,大多是接觸國中的數學,這個學期第一次擔任國小學扶班的專員,對於國小的課程教學以及要如何來面對國小的孩子,對我來說都是一個全新的挑戰。

車子剛停好,就有幾個學生衝出來搶著要幫忙拿便當,到了教室也有學生們很主動的出來幫忙大家發便當,看著學生們都非常的積極,大家在相處互動都是這麼的融洽,在小筑老師的帶領下,看起來都是很順利的進行著,心中想著接下來要帶領這些孩子們,或許也不是這麼困難吧。

「為什麼要換老師。」「老師,我不想算數學。」「老師,我不想寫應用題。」「老師,有學生在自己教室後面哭。」當我開始上手後,小筑老師也漸漸的放手交給我自己去做,才發現愈來愈多問題產生。

從我開始獨自去班級,廷廷可以一整堂課不跟我講話,透過各種方式都無法拉近距離,我非常納悶,經其他的專員和她溝通後才知道,原來她是不喜歡換老師。某一天,彥彥因為班級上的集點貼紙被其他學生撕下來丟掉,情緒崩潰開始哭泣,廷廷看到就跟我說,「老師彥彥哭了。」我把彥彥帶到教室外與他聊聊,承諾老師一定會協助你解決問題,處理的期間有其他學生很熱心的幫他把貼紙撿回來,也從那天起,神奇的發現廷廷願意跟我說話了!

一開始以為的簡單,其實學生穩定上課的背後,是小筑老師花了很多時間與他們建立良好的關係,我一直在想為什麼廷廷突然願意跟我說話,應該是她看到我在幫助其他同學處理事情,發現我是值得她相信的老師,而願意慢慢地接納我。每個學生有著不同的個性,我相信用愛心和耐心去陪伴傾聽每一位孩子,與孩子們建立關係,孩子都會願意敞開心相信每位走進他們生命中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