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教材會這樣安排是因為…」、「上次段考小美在閱讀題型較弱,之後課程我們可以調整成…」,專員與老師們熱切地討論著學生的學習表現和課程安排,客製化的內容很燒腦,因為每個孩子狀況不一樣,需要持續反覆調整,這對教師團隊來說充滿了挑戰。我們心想要為孩子多做些什麼,期望他們在學習上再次尋得自信,讓學習有動力。而學生們每次的進步,即便只是比上次多背了十個單字,多完成了一張練習卷,對於老師來說,就是很棒的鼓勵了!課師都知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從零開始,付出了許多努力,即使只是進步一分、兩分,即使學生只是把文法架構搞懂,都讓陪伴的人有力量繼續前進。
「教」已充滿挑戰,但刺激的還在後頭,常讓我們跌倒的大問題是孩子們的「生活環境」。我們花時間和心力去關懷、協助孩子,看見孩子一天天在我們的帶領中進步,好不容易解開了他們的擔憂和心結,在情感的需求上也得到了滿足能再次站立起來。但是… 「無為而治」的家長,成為孩子學習意願和成效的絆腳石。建立起的學習習慣再次被摧毀。在這個循環裡,這部分是最讓人心累的,好幾次的力不從心,好幾次的被回絕,好幾次感受到學生內心的破碎…。過去我們雙方花時間建立起的關係和學習動力,因為家庭而再次退回原點。種種因素,讓這條路走來崎嶇:解決了教育問題,接踵而來的是學生情緒問題,而情緒問題的起頭大部分是來自家裡。
有位學生遞給我一張紙條,紙條上寫著「老師,我好累…」我頓時也感受到了他那疲倦不堪的心。眼淚流不停,我心裡吶喊著:我不想要他放棄,我也不想只停在這裡!我善用周邊資源,和學生成為最佳夥伴,引導孩子與家長來突破眼前的問題。我很謝謝自己,願意為了那一點點的改變堅持不懈,讓孩子的生命翻轉。看見孩子再次展露笑容。我明白孩子需要一個願意相信他們的老師,而這份信任不僅帶來學生的改變,也可能讓家庭充滿力量。
做偏鄉教育很不容易,但有一群願意的夥伴共同向前,就算再大的風浪都能一起衝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