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你可以來參加我們學校的母親節活動嗎?」小玲看著我說,「我們有表演,來看我們表演嘛!」幾對炙熱的眼睛,期待著我的回應。
「母親節活動….好像應該是邀請你們的家長去看?」我小心翼翼的問。阿偉很快的接話:「他們不會來啦!」小穎一邊寫數學題目,一邊說:「對啊!他們都會說:要工作,怎麼可能來。」「我們有表演,可是都沒人來看,是要表演給誰看?」小玲無奈的搖搖頭。
這班學生很乖,上課都自動自發完成指定進度,也不會跟老師討價還價。他們家裡的經濟狀況都不太好,家長大多在凌晨去田裡或是工地工作,晚上才回到家。當兒女晚上八點從愛基會下課時,父母因隔天必須極早起床,所以通常也已經準備就寢。這批孩子需要整理家務,再自己獨力完成作業。
在偏鄉,這種狀況很普遍,家長大多從事付出勞力的工作,只要少一天出門工作,家庭的開銷可能就無法平衡,更別說撥空去參加孩子學校的活動。孩子其實也知道,父母努力工作,是為了讓他們有飯可吃、有書可讀。但是,對一個11歲的孩子來說,他們也需要父母的關心與支持。
「好吧!甚麼時候呢?」我微笑看著他們。「這禮拜五!」他們異口同聲的回答。看著他們臉上的笑容,很天真、很開心,就是期待有人來分享他們表演的快樂。
活動那天,我進到會場時,快速掃視了場內的來賓,幾乎都是學生與老師,家長大概只有10位左右。我找了一個角落的位子坐下來,學生很快地發現我到場,呼朋引伴的從他們的座位上,跟我熱情揮手。
原來,當天的表演是他們班在全縣英語讀者劇場比賽得獎的內容,原味重現。我看著他們說著流利的英語,眼眶灼熱。我知道,孩子們也很自豪,幾位在愛基會上課的學生,在劇中扮演主要角色,台詞很多,可是口說非常順暢。
家長不能看見孩子們的成果,很可惜,但他們都知道自己的孩子很優秀,也盡力讓孩子未來能念好學校。在心意上,我們和家長其實是夥伴,一起支持孩子們的成長和學習。